文章作者:admin 人气:0 发表时间:2018-03-20 17:45
近年来,社会各界对如何确保电梯使用安全给予了充分关注,对电梯日常维护保养的管理进行过深入的讨论,但对保障电梯使用安全的维护保养施工过程的安全管理,却鲜有人提起。实际上,电梯维护保养施工期间的相关负面事件经常见诸报端。
2013年8月14日,山东省威海市某电梯维修工在修理一家酒店载货电梯轿门时,上身不慎被卡在轿门与墙壁之间的缝隙里,造成维修工胸前8根肋骨和左手臂骨折。
2013年7月31日,北京市朝阳区某住宅小区内,一部电梯在维修时突然上行,导致一名维修工的头部被夹,不幸当场身亡。
2013年5月14日,湖北省宜昌市某购物中心内一 部自动人行道上发生意外,由于前晚检修拆除了一块踏板未及时安装复原就启用,导致一名准备进入超市购物的老人踩空,坠入梯路内不幸身亡。
2012年5月13日,浙江省杭州市某家医院的急诊电梯做保养时,包括病人在内困住了四五个人。
2012年3月29日,浙江省杭州市某社区电梯维修保养时未设置防护栏,造成一名老人摔倒在底坑的伤害事故。
由此可见,电梯维护保养过程的施工安全事故(或安全事件)并不少见,应引起足够重视。在本文中,笔者试对影响电梯维护保养过程的施工安全因素进行分析,希望对业界的安全管理提供参考。
1法规要求
电梯的维护保养,通常是电梯使用单位委托具有相应资质的电梯生产单位,以合同规定的服务形式,对在用电梯进行经常性的监视和检查,定期对电梯进行清洁、润滑、调整、更换易损件和检查等日常维护和保养性工作。电梯的维护保养施工,指电梯生产单位对上述工作的现场操作,是电梯维护保养管理的一部分。电梯的维护保养施工安全管理及其相关法规、安全规范表述如下。
(1)《中华人民共和国特种设备安全法》第四十五条规定:“电梯的维护保养单位应当在维护保养中严格执行安全技术规范的要求,保证其维护保养的电梯的安全性能,并负责落实现场安全防护措施,保证施工安全。”
(2) 《特种设备安全监察条例》第五条规定:“特种设备生产、使用单位应当建立健全特种设备安全管理制度和岗位安全责任制度。特种设备生产、使用单位的主要负责人应当对本单位特种设备的安全全面负责。”第 三十二条规定:“电梯的日常维护保养单位应当在维护保养中严格执行国家安全技术规范的要求,保证其维护保养的电梯的安全技术性能,并负责落实现场安全防护措施,保证施工安全。”
(3) TSG T5001-2009《电梯使用管理与维护保养规则》第五条规定:“使用单位应当根据电梯安全技术规范以及产品安装使用维护说明书的要求和实际使用状况,组织进行维保。”第十条规定:“使用单位的安全管理人员应当履行下列职责........ (七)实施对电梯安装、改造、维修和维保工作的监督,对维保单位的维保记录签字确认。”
(4) 《中华人民共和国特种设备安全法》第五十七条规定:“负责特种设备安全监督管理的部门依照本法规定,对特种设备生产、经营、使用单位和检验、检测机构实施监督检查。”
以上各项法规、安全规范明确指出:电梯的维护保养施工的安全管理.由使用单位组织并实施监督,维护保养单位对施工安全负责,特种设备安全监督管理部门实施监督检查。
2管理现状
2.1使用安全主体责任未落实
有的使用单位安全意识不够,只是虚设一套电梯维保制度,未能有效落实执行,没有足够的电梯安全管理人员,认为签订合同并支付维保费用就完事,后续的一切管理事项由维保单位负责,忽略了对使用环节的安全管理及对维保活动进行组织、监督的相关职责。(1)电梯在使用中会受到环境条件、正常损耗、乘客不当使用对电梯设施的损坏等因素影响,缺乏这些动态信息的收集、 整理,就不能使电梯的维护保养施工有的放矢,难于做 到快捷、安全、有效。(2)在用电梯的维护保养施工有可能延伸到使用区域,需要协调施工与使用的关系,合理调度组织,可避免使用与维护保养施工的交叉,防止业主误入施工区域造成电梯事故或困人事件。(3)有的使用单位管理粗放,缺少对施工过程的监督,对施工过程的临时用电、明火等,放任施工单位所为未给予控制,对施工警示、与使用区域有关的防护设施设置未给予提醒,容易埋下安全隐患。(4)缺少健全的应急救援预案,认为电梯未发生过安全事故,就放松了维保施工过程的安全监督。当出事故时,不能及时组织应急救援、排险和抢救,这些都给电梯使用和维保施工带来安全隐患。
2.2 生产安全主体责任松懈
近几年电梯数量剧增,参与维保生产活动的单位也迅速发展,但电梯安装维修人员增长跟不上电梯数量的增长,市场需求与人才技术资源产生矛盾,市场竞争的后果导致维保行为不规范,一些维保单位放松了维保过程的安全管理。(1)电梯日常维护保养工作专业技能要求高、危险大,许多人不愿意从事这个行业,于是有些规模小的电梯生产单位在社会上找一些社会人员或临时聘请人员,或者挂靠在别的公司名下开展维保业务,维保人员个人技能不稳定,维保队伍的技术力量薄弱。这些临时维保人员通常知识面不广,认识电梯品种单一,面对各式各样的电梯出现的情况不了解,不能及时消除故障,对自己从事的维保工作欠缺责任心,经常敷衍了事或违规操作,容易酿成悲剧。(2)由于市场准入条件不高,参与市场活动的单位较多,竞争激烈,有些生产单位采取低价竞争手段,以降低维保费用争得市场一杯羹,结果只能压缩管理费用,缺少对维保人员必要的技术培训和安全教育。维保人员安全常识未充分掌握就匆忙上岗,必备的安全防护用品能省则省,维保的安全管理严重缺失。⑶由于电梯的固有特性,维保人员都是上门服务的,虽然很多维保单位对维保人员有一些具体的工作要求,也配给一些安全防护用品,但疏于施工过程的安全管理,或者以包代管。维保人员维保时没有顾及使用单位的使用特点,及时与使用单位沟通,现场维保来去匆匆,安全防护设施未设置齐全就匆忙开工,造成业主误入维保施工区域或维保人员自身伤害。
2.2 维保的现场监察乏力
电梯的维护保养列于使用环节管理,使用单位负有组织管理职责,电梯的维保施工也是维保单位在电梯使用现场的生产活动,生产单位应对生产安全负责。电梯维保施工过程的监督管理适用于现场安全监察。虽然政府监管部门近年来相续出台一些电梯使用与维护保养管理的相关办法,但这些办法更多的是停留在宏观层面,对维护保养中需要重点监管和规范的行为却没有具体的 措施出台,实际监察中还是存在一些问题:(1)通常县、市局特种设备安全监察人员仅设置几名,承担着辖区成千上万台/套特种设备的监察重任,监察力量不足,对电梯维保施工的监察,多采取按比例分别抽查使用单位的制度建设以及施工单位的资质、维保记录等检查方式,现场安全监察的覆盖率和力度有限。(2)电梯维保的生产活动服从于电梯的使用,造成维保时间安排的不确定性,维保施工涉及的技术难度与工作量,又未达到电梯施工 类别中必须开工告知的程度,监管部门对维保施工过程可能处于不知情状态,也给现场安全监察增加了难度。 (3)电梯数量的迅猛增加和电梯技术的发展,客观上要求更高的技术监察能力。但一些监察人员对电梯专业技术知识、维保安全作业规程等了解有限,监察队伍的技术能力建设未能与时倶进,只能淡化维保施工过程的实时抽查,停留在一些宏观层面的检查,这就体现不了电梯维护保养安全管理的全部,制约了现场安全监察的效果。
3建议与对策
鉴于电梯维保施工过程的安全管理对落实电梯维护保养制度的重要性,因此要从以下几方面加强管理。
3.1加强维保单位施工过程的安全管理
(1)电梯的维保施工过程的安全取决于施工单位的管理。电梯在维保施工过程中存在着较大风险,施工单位应负起生产安全主体责任,在执行国家规定的安全规范的同时,引入风险管理理念,进行风险识别,认清面临的复杂环境和所在的内部和外部风险,分析风险的严重程度,对风险进行认真评价才能制定有针对性的措施,把风险降到最低。电梯使用与维护不可避免受到使用条件、服务人群、电梯生产质量、维保水平、企业资金等因素影响.施工过程中可能发生坠落伤害、机械伤害、电气伤害,施工工具、建筑废物从高处坠落可能带来打击危害等。在识别了风险源后,要制定出防范措施。首先要求电梯维保施工人员都要经过相关部门的专业技术培训,考试合格后持“特种设备作业人员证”上岗,按照电梯使用维护说明书的指导制定“施工方案(包括安 全措施)” i施工人员上岗前由专业人员对其进行安全教育,进入施工现场,进行安全交底、技术交底,完成以上程序后,按要求使用安全帽、安全带等防护用品。实施维保施工时,现场持相应作业项目特种设备作业人员证的作业人员不得少于1人,以便互相照应、监护和监督,施工中的关键过程和特殊过程配套的设施和防护用具,施工人员都要进行自检和专检,实施过程监督。此外,生产单位还应对电动工具和防护用品损耗按时进行安全检查,对维保施工安全规范执行情况进行定期检查。以上措施的制定和实施,能够有效降低施工风险。
(2)维保单位应加强行业自律,积极营造一个良性有序的竞争氛围,促进行业健康发展。①成立同行协会,制定行业公约,以制度来约束个别维保单位的不良行为。②根据当地人工工资、交通条件等因素,组织电梯维保成本核算咨询服务,避免竞相压价的恶性行为,提倡公平竞争、技术保障的优质服务理念。③加强电梯使用单位和维保单位的沟通,使供需双方明确各自承担的安全 责任,便于维保单位按相关法律规程要求开展维保技术服务。④维保单位采取内部培训、外派学习等专业技能、 安全知识培训的方式,提升在职维保人员的素质。对于维保人员缺口较大的地区,可联合当地的职业培训学校,专门设置电梯安装维修保养课程,定向培养专业人员。
(3)维保单位应针对维保的不同类别(类型)电梯,制定应急措施和救援预案,每半年至少进行一次应急演练。现场维保时,应及时与使用单位沟通,避开用梯高峰,保证维保现场安全警示、安全防护设施设置有效,防止使用者误入施工区域,或采取措施防止维保中的电梯被误用。
3.2落实维保管理制度,履行组织监督职责
(1) 使用单位应加强使用安全主体责任意识,落实好维护保养管理制度,保证电梯安全运行所必需的投入。选择规模大、技术能力强、管理较完善、与电梯级别相适应资质的生产单位签订维保合同,配齐持证的电梯安全管理人员,加强电梯运行的日常巡视,发现故障隐患及时组织排除。建立维修基金制度,保障电梯易损件、耗材、人工成本需要,降低运行安全和维保安全的风险。
(2) 建立以岗位责任制为核心的电梯使用和运营安全管理制度,对电梯安全管理人员进行安全教育和培训,使他们对电梯运行原理、安全附件和特定部件作用、常见故障处理方法有一定了解,才能对电梯运行的异常情况真实记录及对维保施工进行有效监督.促进维保工件做得细致到位。
(3) 根据电梯的使用环境、运行状况、业主要求、电梯品种、零部件寿命等情况,与维保单位一起制定维保计划,提前做好维保的时间与监督人员安排,减少停梯时间,提高维保效率。电梯的维保过程,做好业主引导、告知等协调组织工作,防止电梯在业主不知情下误用、误操作。
(4) 开展应急救援演练,以锻炼救援队伍的实战能力,提高电梯故障或事故处理效率。
3.3加强现场监察力度,规范维保施工行为
(1) 建立维保监控检查机制,加强现场安全监察力度。将电梯维护保养施工过程的检查列入现场安全监察的抽查样本,采取突击检查的方式,对施工方案和施工人员的资格进行现场复核,结合使用单位维保制度的落实、维保单位的资质、维保记录等宏观检查,重点检查维保施工安全管理制度落实情况,并将检查结果列入生产安全主体责任执行情况的考核。
(2) 对未按照TSG T5001-2009及有关安全技术规范以及电梯产品安装使用维护说明书的要求制定维保方案、安全生产管理制度严重缺失、造成乘客伤亡或电梯严重损坏的维保单位,给予降级或取消生产许可资质。
(3) 加强监察人员电梯基础知识、安全技术规范的培训学习,掌握执法需要的专业知识,提高技术执法能力。加强监管体系建设,合理调配监察人员,调动监察协管人员积极性,以提高现场安全监察的实效。
3.4 建立电梯责任保险,有效控制施工风险
《中华人民共和国特种设备安全法》第十七条明确规定:“国家鼓励投保特种设备安全责任保险以引导电梯使用、日常维护保养单位参加电梯责任保险,提高事故赔付能力。”在用电梯的维保过程,可能由于使用与维保施工在不可预见的条件下,不同风险出现叠加或放大效应而引发事故,生产单位和使用单位应引入保险机制,建立健全电梯责任保险,利用社会资源达到有效控制电梯维保施工过程的安全风险。
4结语
电梯的维护保养施工过程的安全管理,是保证电梯维护保养质量安全的基础。只有维保单位加强维保生产安全管理,使用单位合理组织并实施现场监督,特种设备安全监督管理部门实施有效监督检查,才能实现正常运作,减少电梯维保施工过程的负能量.为广大业主提供安全和谐的使用环境。